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向人民汇报 | 泗洪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作者:政治部  发布时间:2023-01-04 17:16:46 打印 字号: | |









2022年,在县委坚强领导、市法院精心指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泗洪县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557件,审结18305件,法官人均结案345.37件,发改率、一审服判息诉率、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等指标均排名全市前列,入围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候选名单。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 “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协作工作先进集体”“‘七五’普法先进单位”等奖励17项,73人次受到上级法院和党委表彰,法官收到当事人感谢锦旗28面。


PART 01

围绕地方发展,展现司法担当

始终坚持把服务大局作为首要任务


01

发挥司法惩治作用,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审结刑事案件634件,判处罪犯733人。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审结荣某受贿等职务犯罪17件17人,组织县纪委监委、水利局、基层党组织等行业领域代表参与旁听9件189人次,“零距离”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履职保护,依法办理袭警案件5件5人,对殴打执勤交警及警察的王某某判处拘役,树立执法权威。惩治校园欺凌,对刘某某幕后拉拢、胁迫5名未成年人在校园暴力收取保护费行为判处实刑,入选江苏法院少年审判典型案例,有力维护校园安全和秩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从严惩处全市首例高空抛物案,对许某某从小区四楼将菜刀、碗碟等物品扔到通行过道行为认定构成高空抛物罪,切实守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维护信息网络管理秩序,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37件58人,有效遏制“两卡”犯罪蔓延势头。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从严办理曹某某走私牛肉等案件10件14人,对其在牛肉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并对外销售700万元行为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850万元,有力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02



发挥司法保障作用,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深入开展“法润民企”活动,审结涉企案件4591件,为胜诉企业兑现款项2.79亿元,调研走访企业123次,为企业解决困难34件,报送的《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二十条司法措施》受到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获评“帮办服务企业先进单位”。突出善意文明理念,灵活适用查封、冻结措施,对新疆某公司保全江苏某装备公司银行账户1500万元买卖合同案,通过换保方式,解封被告公司基本账户,有力保障企业正常经营运转。常态运行府院联动机制,召开会办会20次,容大公司澜庭湾小区完成竣工验收,800余户住户已拿到房产证。强化破产审判,审结强制清算及破产案件202件,共盘活资产3.1亿元,化解债务4.35亿元,释放土地2.19万平方米、房产1.56万平方米,安置职工165人。发挥挽救功能,对具有发展前景的某风力发电公司适用重整措施,企业有望再获新生。注重助企纾困,积极开展“1+4”专项行动,拉出失信企业90家,完成企业信用修复147件,助力企业摆脱枷锁、轻装上阵,在处理某合同纠纷案件中,向18家被告公司的债务企业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保全被告到期债权3800余万元,促成案件和解撤诉。


03



发挥司法服务作用,扮靓乡村振兴洪法名片

实现“无讼村居”创建指导网络全覆盖,报送的《全县万人诉讼率运行情况报告》受到县委主要领导批示,万人诉讼率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以推进“兴农先锋”工程为抓手,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宣传被《人民法院报》头条采用,并被最高法院官网刊登,经验做法被省法院简报刊发推广。聚力产业振兴,依法处理企业融资、用工、租赁等纠纷376件,服务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聚力生态振兴,高效审结河岸违法建设、塘口养殖等涉公共空间治理案件74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聚力普法宣传,妥善处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案件1402件,开展巡回审判35次,指导村居制定村规民约76次,推进文明乡村建设。打造城乡一体化法治服务平台,让小法庭为乡村振兴贡献大“治”慧,建成服务乡村振兴法治示范基地,设立洪泽湖生态旅游巡回法庭,在乡镇建立服务乡村振兴诉讼服务站19个、村居服务点329个、实践点15个,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式”的诉讼服务,近两年共调解涉农案件5425件,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0.54%,妥善处理某农牧公司与朱某委托养殖合同纠纷,现场查封生猪480头,促成案件顺利解决。





PART 02

围绕为民宗旨,厚植司法情怀

始终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中心主线


01

提升服务水准,改善诉讼群众司法体验

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便民服务工作受到省法院主要领导观摩肯定,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被央媒《中国网》刊登。深度打造“七位一体”诉讼服务体系,推广在线保全、调解、网上缴退费等功能,实现“一网通办”,让群众享受更多诉讼便利。建立“一人五员”导诉模式,案件平均立案时间不超过5分钟,当场立案率95%以上,共网上立案、跨域立案6213件、在线调解7504件、在线开庭954件,让群众享受更多“数字正义”。健全多元解纷体系,坚持“五调并进”,诉前调解成功5078件,成功率50.7%,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240余万元,让群众享受更多调解红利。加强类型化纠纷处置,通过“多方联动、分类施策、示范性诉讼”等举措,诉前化解物业纠纷600余件、道交纠纷297件、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393件,调解处理吴某某、周某等6人与某公司商品房批量纠纷,住户顺利拿到房产证,让群众享受更多优质服务。保障弱势群体权利,为生活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106万元,向刑事被害人、生活困难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215万元,让群众享受更多司法关怀。
02



办好民生“小”案,保障不同群体切身利益

全面施行民法典,审结各类民事案件9667件。保障劳有所得,审结涉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309件,案涉金额778万元,妥善解决盛某、夏某某等8人与青岛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均在10日内调解结案,追回农民工工资13.4万元,实现快速“追薪”。建立建设工程案件诉前化解机制,诉前化解案件48件,促成自动履行8件426万元。倡导良好家庭风尚,依法处理董某某赠与合同纠纷案,认定董某某擅自将夫妻共有财产赠与第三者金某违背公序良俗,判令金某返还52.86万元。关注新业态,妥善审理张某某诉某物流公司与快递员交通事故损害纠纷,判决快递经营企业对外承担赔偿责任,“快递小哥”不担责,有力保护快递从业者权益。重视法律效果,调解处理宿迁某房产公司诉李某、高某中介合同纠纷案,对买卖双方绕开中介私自交易的“跳单”行为作出否定评价,促进房产交易规范运行。充分考量疫情影响,对未按时交纳租金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审慎认定违约情形,加大调解力度,原告某公司最终同意减免被告瓷砖店租金10万元,切实保障实体工商业良性发展。
03



紧盯权利兑现,穷尽执行措施不留死角

执行结案6685件,执行到位6.03亿元,“四项核心指标”均居全市前列,更多案件得到实际执行。突出刚性执行,强制拘传167人次,纳入失信1592人次,限制高消费5897人次,发布执行悬赏161人次,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37次,执结涉农民工工资、赡养费等案件690件,执行到位1816万元。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加强协调、争取理解,供电公司最终同意在其案件拍卖款中优先解决冯某某等33名农民工工资问题,案例被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宣传报道。完善惩戒机制,移送拒执案件25件27人,已判决4件4人,2件案例入选全市政法机关打击拒执犯罪典型案例。深挖案件教育作用,被执行人张某在其微信进账15.7万元的情况下,拒不履行所欠9万元债务,并向某租赁公司购买大众牌轿车及高档香烟供自己使用,最终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刑。构建诚信体系,执行罚款8件32万元,从严处理周某某与某农商行借款案件,虽被执行人周某某在被拘传后履行全部欠款,法院仍对其在强制执行期间无视履行督促并多次拒接电话行为罚款1000元,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创新财产处置,在全省最早使用“电子封条”,司法拍卖成交额9951万元,在执行庄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现场拍卖被执行人家中“活羊”,所涉2件案件成功执结,竭尽所能将胜诉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被《全国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信息网》宣传报道,并入选全市法院发布的失信典型案例。



PART 03

围绕守正创新,筑牢司法公信

始终坚持把司法改革作为重要驱动


01

培育工匠精神,助力执法办案提质增效

强化系统思维,制定38条工作措施,大力构建“立审执破”一体化协作机制,破除工作衔接壁垒。培育全局观念,强调院庭长“一读四评”审判管理能力,常态开展质效指标解读、点评裁判文书及案例423篇,观摩庭审26个,评析发改案件43件,有力促进案件质量提升。注重快慢分道,健全繁简分流工作机制,民事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34.17天,速裁法官人均结案395.75件,均居全市第一,刑事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6.3天,让正义跑出加速度。力争案结事了,全链条加强法律释明,一审服判息诉率93.06%,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坚持多管齐下,对超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以上案件建立绿色、黄色、红色“三色”管理法,超长期案件连续2年实现清零。


02



深化创新机制,助力改革工作亮点纷呈

深入推进法院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建成扫描中心、无纸化中间库,同步上线自助立案填单和档案调阅系统,共扫描上传电子卷宗10074卷16962册,让诉讼群众共享“无纸化办案”红利。创新打造个人债务清理机制,为“诚而不幸”的债务人按下人生“重启键”,审结“类个人破产”案件3件,在被执行人李某某案件中,通过其与债权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帮助债务人走出困境,现李某某创业进展顺利,并按期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建立遏制危险驾驶罪案件高发工作机制,多频次加强联合督导与法治宣传,司法机关查处的危险驾驶案同比减少20%。打造“智慧执行+网格化”工作机制,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动,借助网格员力量查找当事人550人次,促成结案113件。在全市首创破产公益管理人制度,与县司法局等单位共同确定首批20名公益管理人,全力压降破产成本。


03



延伸司法职能,助力社会治理卓有成效

把信访当成案件办,化解市委政法委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37件,化解率94.87%,无进京访案件,全院案访比0.16%全市最低,妥善解决国家信访局交办的国治件李某信访以及市委政法委挂牌督办的张某某信访积案,有力维护二十大期间信访稳定。坚持保护性司法理念,深入开展妇女儿童权益问题专项行动, “拉网式”排查案件21791件,对发现的问题线索逐条整改到位。积极打造“法护少年”品牌,守护少年的你,拍摄的普法视频《法护成长,“未”爱而来》,在全县中小学推广,受到广泛好评,获评“宿迁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示范岗”。注重建章立制,与县教育局联合出台《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施意见》,在全县9所中小学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等普法讲座12场,受教育学生5000余名。注重创新举措,向未成年被告人及其监护人发出书面“训诫词”13份,对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未成年缓刑犯家长集中发放《家庭教育指导令》4份,督促家长“依法带娃”。注重社会效果,开展心理帮教服务43次,8名被帮教对象实现正常就业,3名涉罪未成年人在陪审帮教下成功考入大学。



PART 04

围绕队伍建设,汇聚司法力量

始终坚持把固本强基作为最亮底色


01



突出政治领航,不断汲取奋进力量

加强政治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干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共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及专题党课78次,干警政治意识显著增强。筑牢政治忠诚,大力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全力做好教育整顿后半篇文章,干警规矩意识显著增强。发挥模范作用,推进支部品牌建设,“‘六强六新’党建引领”项目被市法院评为党建创新案例,累计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志愿活动130余次,干警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02



注重综合素能,持续夯实发展根基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开拓者”计划,做好墩苗式培养工作,人才库成员已累计刊发各类调研成果150项,获得县级以上荣誉表彰23项,相关做法被《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宣传,并被市法院简报刊发推广。加强省法院调研工作基层联系点建设,被上级法院采用信息27篇,发表市级以上学术文章26篇,市级以上宣传上稿125篇,1篇裁判文书获评全省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1篇案例分析被评为“全国法院系统2022年度优秀案例分析二等奖”。


03



强化内外监督,树立良好司法形象

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以及县政协民主监督,精心办结代表关注案件及政协委员建议、提案6件,始终牢记权力来自人民。常态开展“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见证执行27次307人次,全力保障代表、委员更好履职。坚持“有错必纠”,依法支持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5次,办理再审检察建议8件。拓宽监督渠道,邀请企业家等不同行业代表开展座谈12场,征求意见建议23条,推出便民整改举措35项。坚持从严治院,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举办“家风课堂”、清风“5·10”等主题活动4期,运用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全年共开展个别提醒谈话、集体提醒谈话9批次82人次。严格落实“三个规定”,“逢问必录”成为自觉,拍摄的微视频《招呼可不能随便打》被江苏政法官方微博转载。深入开展司法规范化建设月活动,逐项整改问题28个,制定、修改制度规定61项,确保长效长治。






2023年,泗洪县人民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省一流、全国先进”为目标,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和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打造最具竞争力法院,为“四个泗洪”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在提高政治站位上有新作为。坚定政治信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干警思想根基,凝聚同心共筑法治梦的精神力量。提高政治能力,实施“党建+N”工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文书上网、庭审直播防火墙,坚决防范和抵御错误思潮,增强政治和审判工作融合度。净化政治生态,坚持不懈从严管党治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二是围绕中心大局,在护航社会发展上有新成效。加强公检法协作,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惩各类涉众型犯罪,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群众财产安全。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探索金融案件速裁快审,推动府院协调联动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破产审判工作机制再深化,推进企业家司法保护中心与开发区法庭一体建设,实现法企良性互动。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在满足群众需求上有新举措。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将多元化解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中心,强力推进“无讼村居”创建“百村千家”工程,建立纠纷诉前调解分流评估机制,提升诉调对接的精准度。以地方戏等形式为载体,实现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相融合,让普法宣传更生动。大力推行在线诉讼,建立全地域、跨层级共享法庭,以诉讼服务升级“惠民心”、审判质效提升“解民忧”、执行攻坚见效“兑民利”为抓手,持续提升便民服务工作。实施“尊老护幼”工程,建成未成年保护中心,积极开展涉老案件专项执行,切实维护“银发族”和未成年人权益。   
四是强化督促考核,在提升审判质效上有新突破。树立“一审中心”理念,在有效解决案件上聚焦发力,持续抓好繁简分流,确保将70%以上的民事案件解决在速裁阶段。树立“败诉服判”理念,在加强服判息诉上聚焦发力,将法律释明工作贯穿“立审执破”全流程,力争案结事了。树立“普督精管”理念,在重点案件管理上聚焦发力,着力培育一批精品文书和案例。
五是加强司法能力,在改进工作作风上有新局面。健全人才培养链条,在“选育管用”四个环节持续发力,拓宽干警成长成才路径。坚持以文化人,有序推进“三馆三中心”建设,不断涵养干警文化底蕴。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周督查周谈话制度,对干警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多敲打、勤提醒,切实把好第一道关口。持续抓好司法规范,常态督查规章制度执行,树牢“法院规矩”。




 
责任编辑: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