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朱欢法院任命助理审判员后即调整到民一庭工作。后为了积极响应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朱欢来到了难案审理团队,面对数量大、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不断涌现的挑战,朱欢没有慌张,用她一贯的淡定从容化解审判带来的心理压力。
那一段时间,朱欢基本上是白天开庭,晚上起草判决,学习新的法律知识。通过边干边学,很快适应了审判岗位的要求。因承办大量建设工程案件,朱欢经常主动与建设施工一线联系,深入辖区建筑工地、企业等地,对建筑行业的交易习惯、运行规则甚至交易名词不断加强了解、掌握。在审理潘某与某建设公司的建设工程案件时,涉及16个工程项目和几十笔工程款往来,朱欢对照投标总价和审计报告,请教造价公司,一项一项的核算,一笔一笔核对,最终整理出近200页的笔录。在每次做完笔录后,朱欢及时对已查明的案件事实进行梳理,最后判决无一疏漏。
2022年,朱欢共计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66件,结案数位居庭室第一。在办案的同时,朱欢力争做到办案、调研两手抓,积极的将优秀的案例转化为调研成果。2022年,朱欢在《审判研究》公众号发表调研2篇,完成报送案例1篇,信息、宣传报送2篇。
2022年11月26日下午,朱欢刚出法庭的门,一面印有“三载诉案正曲直、一堂明镜断是非”的锦旗已经先一步到法庭门口,一起案件的当事人笑盈盈的拿着锦旗等着她。
这是一起合伙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纠纷。因双方的关系特殊,所以彼此之间约定的内容多未形成书面,导致双方多次诉讼。案件到朱欢手中, 在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时,能够感受到原告能够说出很多的细节,但无法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朱欢认为当事人应该是没有仔细审查证据,遗漏了可能存在的证据。于是朱欢通过关联案件检索,对当事人细致发问,最终引导当事人完成证据举证,避免因新证据的产生进入二审程序。该案判决后,双方对判决结果均表示认可。后经督促,被告及时履行了判决书确定的全部义务。
因承办的案件为疑难复杂案件,双方争议较大,朱欢并未机械办案,而是穷尽各种方式进行调解。朱欢在孕期审理单某与孙某装饰装修合同一案,因双方争议较大,均要求通过鉴定途径解决。但朱欢深知鉴定会导致周期长,成本高。鉴于双方标的额不大,如果进行鉴定无疑会加大矛盾,所以朱欢即使在产假期间也不放松联系当事人。
经过十余次的释明、调解,双方最后同意按照市场询价解决,节省了鉴定费50000余元,缩短了审理期限,并为该案最终得以调解奠定了基础。在审理的丽景豪庭小区群体性信访案件时,因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朱欢通过联系信访局、开发商、住建局等多家机构协调化解,最终圆满的解决了该起群体性信访案件,获得各界的一致好评。
2022年,朱欢全年调撤案件100件,调撤率为60.24%。“从长远来看,调解是一种能让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纠纷解决方式,作为一名基层法官,需要因案因事因情定制每起纠纷的化解方式,这也是矛盾不上交、纠纷早化解的应有之义”,朱欢时常告诫自己。
群众利益无小事,从进入法院工作,朱欢就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作为办案准则。面对盛某等农民工索要工资时,朱欢一方面安抚工人情绪,一方面从“情、理、法”角度,耐心细致的向公司释明法理,最终10日内调解解决盛某等8人与青岛公司劳务合同纠纷,实现快速追薪13.5万元。审理重点信访人员案件时,加强与信访人的沟通,释明法律依据及风险,引导其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权。
在疫情防控期间,朱欢利用线上办案平台,组织当事人双方质证、调解,虽然没有线下的庭审任务,但是线上的工作被她安排得满满当当,看似平凡的一天,实则是忙碌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平时生活中,朱欢为了让法律更好的走进生活,多次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进行巡回审判,邀请人大代表旁听,为学生、老人、商户、小区业主等进行法律讲座,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能在法庭外解决的纠纷就不在法庭上解决。2022年,朱欢开展巡回审判2次,邀请人大代表旁听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