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9.14江苏经济报】练内功树形象 努力破解执行难题
作者:岳军  发布时间:2016-09-14 11:21:00 打印 字号: | |
  练内功树形象 努力破解执行难题

  ○泗洪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岳 军

  执行难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也是法院解决纠纷的难点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出了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承诺,省高级法院进一步提出在2017年底基本解决执行难。宿迁是江苏的经济洼地,而泗洪又是宿迁经济最落后的县,加上“宝马乡”事件的影响,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差、恶意躲避执行盛行,执行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从2015年起,泗洪法院党组在外部建立协调机制,内部在人、财、物上向执行工作倾斜,同时加强执行队伍作风整顿,有望在2017年底破解执行难题。

  一、党组在决策时从政策上对执行工作倾斜

  (一)人员配备向执行工作倾斜。我院执行人员2014年人均在手案件300件、2015年人均379件,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而一线执行人员却一直在12人左右,面对大量涌入的执行案件,执行员疲于奔命,执行力量十分单薄,案件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信访投诉不断。为扭转这种局面,我院对执行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目前,执行干警及执行辅助人员已达到60人,其中审判人员4名,审委会委员2名。

  (二)经费保障向执行工作倾斜。我院虽然经费紧张,但仍然坚持压缩其他开支,保障执行经费。一是节假日安排一名正式干警、一名辅警、一名驾驶员值班,每人每天解决50元误餐补助;二是凌晨行动集中执行,每人每次补助50元;三是到外地执行,优先解决出差费用。

  (三)执行装备配置向执行工作倾斜。一是加大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我院于2014年3月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现已具备与其他法院之间实现执行的实时互动、实时调度指挥与快速反应等执行功能,“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网络已建成,通过与辖区内金融、车管、房管等机构进行磋商,建成专网查控通道,从而实现对被执行人车辆、房产、存款、工商登记、证券等财产的快速查控,对有关银行存款的直接冻结和扣划。二是加大执行车辆投入。车改后,全院办案用车从33台减少为23台,但三分之一以上保障执行。三是加强执行队伍装备建设。为每位执行人员配备执行通信器材及执法记录仪,以实现保障执行的及时性与规范性。同时,还为每位执行干警配齐了办案所需的强光手电、警戒具等。

  二、建立外部协作机制,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一)建立执行联动机制。2015年8月,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的决定》,我院组织干警专题学习,并将执行情况向县委作了专题汇报。同年11月,县委政法委组织召开了构建执行网络查控机制助推“诚信泗洪”建设推进会,明确公安、房产、国土、金融机构等相关联动部门的职责,基本形成执行工作新格局。

  (二)召开“大小三长”会议,推动拒执案办理。针对被执行人诚信缺失,躲避、规避、抗拒执行问题较为突出的现状,我院提请县委政法委牵头,多次召开公、检、法“大小三长”会议,就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讨,在适用条件、线索移送、立案标准和协作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迅速贯彻落实“两高一部”打击拒不执行行为的通知精神,果断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依法严惩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犯罪行为。我院由院领导采取网络直播方式主审宣判了9起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犯罪案件,判处10人有期徒刑或拘役刑。此外,为有效打击拒执犯罪,彰显法律威信,我院对执行干警集中进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的理解与适用专项培训,并对每起拒执案件在决定移送公安侦查前,均由审委会把关,从而确保案件质量。

  (三)涉特殊主体案件由组织出面解决。经我院报请,县委专门召开书记办公会对涉案公职人员拒不执行生效裁判案件开展专项清理,组织部和纪委与我院一起约谈副科级以上涉案人员,督促限期履行;政法委逐一向涉案公职人员所在单位下发交办函,从而迫使一批涉案公职人员主动履行了义务或者与权利人达成和解协议,有效带动了其它执行积案的清理。

  三、运用多种措施强化执行的强制性

  (一)“凌晨行动”常态化。2015年,我院采取凌晨突击行动32次,强制传唤带回被执行人612人次,搜查10余次。今年1-8月,已突击行动18次,强制传唤451人,司法拘留370人。

  (二)建立临时羁押室。为解决送拘之前滞留在法院易形成管理混乱等问题,我院经请示上级法院后,在执行局设立了临时羁押室,杜绝脱管现象的发生,为执行安全增加了一道防线。

  (三)创新曝光方式,压缩被执行人生存空间。近年来,我院加强曝光力度,创新方式,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除利用传统曝光方式外,我院还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和最高法院执行网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曝光,并定期将失信名单推送至县征信办,对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惩戒,从而使失信被执行人在出行、贷款、工商登记、就业、升职、经济交往等方面受限,其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提升了执行影响力。

  (四)出台悬赏执行规定。为了更好地借助社会力量,及时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人身下落,我院制定出台了《关于悬赏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可以依职权实施悬赏执行,也可以通过权利人申请。申请符合条件的,通过网络、微信等媒体和张贴悬赏公告等方式发布。

  四、加强作风建设,提升队伍形象

  我院一直将执行作风建设作为执行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最高院开展为期一年的“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执行作风整顿”专项活动,并向全县人大代表作出郑重承诺。今年2月3日,出台了《泗洪县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作风整顿工作方案》,集中整治执行作风突出问题,对重点案件进行会办。院领导和执行局领导每月10日在院信访室大接访。执行小组轮班接待,院监察室每季度对执行作风进行问卷调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每月对执行信访案件通报并排名。制定出台执行案件统一接待标准和口径,预防和解决信访难题,对重大执行信访案件提交审委会讨论。经过整顿,执行作风明显好转,执行信访有所减少,特别是因执行人员作风、态度问题引发的投诉已基本杜绝。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我院执行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一是执行案件结案数大幅增加。2015年共结实施类案件5099件,比2014年度增加41.64%;实际执结1505件,比2014年度上升1.69%。今年以来执行实施已结案2714件,实际执结1023件。二是进一步完善了执行工作机制。执行环节职责明确,各环节之间的流转更为顺畅,特别是执行工作得到了县委的大力支持,执行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执行案件质量不断提升,执行环境显著优化,执行公信力明显提高。三是树立了执行干警的良好形象。执行工作规范化,有效杜绝了不廉洁、不文明现象,民众对执行干警工作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

  目前,最高法院、省高院、市中院实施方案均已出台,时间表和路线图均已明确。下一步,泗洪法院将按照方案,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目标任务,确保2017年底前基本解决执行难。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