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作为专门的审判机关,应该没有人专门统计过每天穿过法院安检通道来参加诉讼的人到底有多少,白天的法院人忙碌着,送达、开庭、接听当事人电话,一刻都不停歇。到了晚上,华灯初上,比起行政区的其他机关单位,法院多数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就像夜空中的繁星,让人充满希望。有这么一群法院人,甘愿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了当事人能够早日得到公平的判决,泗洪法院刑庭副庭长袁海鸿就是其中一位。
泗洪县地处苏皖边界,经济虽然比不上苏锡常地区,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各类矛盾不断涌现出来,涌进诉讼门槛的更是以万计数,且呈快速增长态势,仅去年新收案件就达17000余件,人均结案多达300余件,案多人少这个困局早已经变得那么稀松平常。面对这个困难,泗洪法院人只得运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解决之道——加班。晚上,法院周边的建筑早已经黑暗一片,然而在被桂花香笼罩着的月色中,法院办公室的灯光显得那么的明亮。寻着那抹光亮,来到了六楼最西面办公室,“加班狂”袁海鸿或敲击着键盘,或翻阅着卷宗材料,在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时间仿佛都停止了一般。
袁海鸿的早上以一场晨练开始,六点从家里步行来到法院,出一身汗,到自己办公室喝一杯水,再翻阅卷宗,八点从食堂吃完早饭,正式开始一天嘈杂的法官生活。本周排期开庭,袁海鸿要开二十个庭,此外,他还要阅卷,找双方的当事人调解,与陪审员合议案件,写判决。所以说,有时候上下班作息时间,对他来说是一条虚线,凡是周六他必定在加班,更何况工作日。2012年4月至今,袁海鸿在刑庭已经办了1195件,平均每个月办案22件。今天下午他要办理的是一件交通肇事案,案件事实非常清楚,棘手的是民事赔偿问题,死者的近亲属已经多次加码让本想和解的被告人非常无奈,接待室里袁海鸿又不厌其烦的和死者的父亲讲明法律关系,奈何这个中年丧子的老人,还深深陷在失子之痛中,对赔偿方案一再反悔,在这种情形下,道德、伦理、政策、风俗,袁海鸿已经跟他讲了几轮,最后调解没有成功,连日来的辛苦已经付诸东流,于是依法判决,虽然经常接触的是刑事法律规定,但是为了不脱离审判实践,袁海鸿还加班研究了民事方面的法律规定,一边学习一边审判一边总结,袁海鸿总是兼顾的很好,他撰写的《手机定位属于刑法中公民个人信息》、《窃取虚拟财产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调研跃然于《人民司法》、《判例与研究》等有影响力的法学期刊杂志上。“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调研先进个人”这类的先进,袁海鸿当之无愧。
在这忙忙碌碌的365天里,袁海鸿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他总说:“脚步放慢,会走更远”,所以你会看到,午休时分、下班后的晚上,他在办公室里仍旧像工作时间一样,那份“闲庭信步”式的从容是多年的积淀,是对当事人负责的最好诠释。袁海鸿说,法官职业光辉而神圣,走得再累再远我也不会放下最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