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果你坚决要和爸爸离婚,我不会跟你走,就算爸爸买不起房子,露宿街头,我也要和爸爸在一起,开庭那天我和弟弟会叫你最后一声妈妈……”
这是一位8岁女孩写给妈妈的信,读到这里,我的手有些抖,眼睛有些模糊,与其说我在读信,不如说我是在读这一纸的辛酸……
小红和小亮,年纪相仿,都是80后,2002年经人介绍认识,交往一段时间后两人便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04年生了一个女儿,两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日子过得倒也平静和睦。后来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小两口决定一起外出打工。打工期间,小亮慢慢发现小红这个人特别喜欢热闹而且特别的贪玩,平时遇着个周末节假日什么的,别人往往都会选择回老家看看自己的孩子,可小红自从出来打工后,心就野了,很少回老家看孩子,逢上个周末节假日的,整天只知道呼朋唤友地到处疯玩,早把两个孩子忘到脑后了。小亮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心想或许是小红刚出来打工,以前在老家没见过什么世面,玩玩心也就收回来了,所以刚开始小亮也没有多说什么。
可小红却越来越不像话了,最后竟然连电话都懒得给孩子打一个。2013年的一天下午,两孩子想妈妈了,主动打电话给小亮,小亮把手机拿给小红,这时小红正戴着个耳机,跷着二郎腿听着MP3里的音乐。小红拿过手机,也不拿掉听MP3的耳机,按个免提就算是和孩子通话了。小红却一直戴着个耳机,也不知是听到了还是没听到,就那么随意地敷衍上几句。小亮看着这一幕,心中淤积已久的火气再也憋不住了,一个箭步上去就将小红的耳机给扯了下来。这下可火星撞上了地球,打火机点着了汽油,小红扔下手机就和小亮吵了起来,吵完小红就出门买票回了老家。回到老家,小红带着两个孩子在路边摊吃了碗面。两孩子吃得欢天喜地,哪曾想到这就是碗告别面。吃完这面后,小红便一去不返、杳无音讯,生生地将两个孩子抛入了如面般长长的思念中。
有一次放学后弟弟问姐姐:“姐姐,我们班老师统计单亲家庭小孩,要单亲家庭的小孩举手,我要不要举手啊?”
已经懂事的姐姐听到弟弟这么一说立马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们有妈妈,妈妈总有一天会回来找我们的……”
两个孩子就这样等啊盼啊,过了快两年小红还真的回来了,但小红这次回来并不是为了看望两个孩子,而是为了起诉与小亮离婚,并要求法院判令两孩子随小亮生活,抚养费由小亮自行负担。看着妈妈如此决绝冷漠,这两孩子像是冬天里被兜头泼了盆冷水,心里那算是凉透底儿了。
开庭前,姐姐将一封揉得有些皱巴用小学作业本内页写就的信交到我的手里,恳请我一定要转交给她的妈妈。我拿着这小小的信纸,信中那一个个充满童稚气息的文字沉重得像一块块石头:“妈妈,如果你坚决要和爸爸离婚,我不会跟你走,就算爸爸买不起房子,露宿街头,我也要和爸爸在一起,开庭那天我和弟弟会叫你最后一声妈妈……”
可这么沉重的一封信最终还是没能留下两个孩子日思夜想的妈妈,小红和小亮最终调解离婚。
正所谓:呱呱坠地尚余音,一朝弃养冷如冰,可怜孩子恋母心,眼泪汪汪想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