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一位执行法官的通话明细
作者:王珊  发布时间:2016-02-03 18:07:56 打印 字号: | |
  因为想询问许磊一案件的执行情况,我拨打了他的电话,电话占线中;二分钟后,我又打了一次,仍是占线。不得已,只好去他的办公室找他,果然他正一脸愁楚地和人通着话,一听讲话内容,就知道对方是个当事人,我只好站在一旁等着。这时他的另一部手机响了起来,我拿起手机在他面前晃了晃,他瞥了一眼,继续和当事人谈着,电话响了一会自动断掉。仅四五秒钟后,电话再次响起,是另一陌生号码,他望了望,欲要接电话的意思,我只好帮他接通,告诉他许磊正在接电话,让他过会打来。挂掉当事人的电话,看到上面还不止刚才那一个未接电话,于是随手翻看了一下里面的通话记录,我一下子懵了,因为显示是今天的通话记录大概就有十几页,且每一个电话的时间间隔不过几分钟,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早晨到我翻看的这个时间点(15点45分),足足有七十多个。就在我疑惑时,许磊的通话终于结束了。我茫然地指着手机问他:“你这上面一长串电话不会都是今天一天的吧”,他只平淡地说了一句:“你以为呢?今天还算少的,哪天不是一百多个”。“我的天”我不由地发出一声惊叹。就在我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向他询问案件时,他的电话又响了起来,我只好匆匆问了几句离开。

   这一幕让我想起去年杜学任休假时,仅第三天他就返回上班。我问他为何提前结束休假,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唉,在家的这两天,电话响个不停,什么事也不能干,家里人都要被吵死了,昨天下午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一下午就有九十多个未接电话,你说我这假还怎么休,干脆来上班算了”。当时还没能领会他说这话的无奈,但今天看到许磊的状态,我真有一种莫名的“悲哀”。

   按平均每天通话一百一十次、每次通话时长二分钟来计算,仅每天接打电话就占用了近四个小时(这只是保守算法),还哪里有时间去阅卷、接待当事人、找老赖?为此,执行人员的“电话难打、甚至打了一百多次也没人接”成了当事人投诉的主要内容。也正因如此,当事人拨打电话的时间就不分时候了,无论是凌晨五六点钟,还是夜深人静时,无论是周末休息,还是节假日家人团聚,只要发现了被执行人或需要扣押的车辆,都会毫不犹豫地拨打你的电话,甚至还有当事人多次要求许磊在大年三十中午随其去被执行人家中带人。

   曾几何时,手机是一个人身份的像征,大家为拥有一部“苹果PLUS”而自豪,然而今天它却成了当事人随时捆绑执行员的绳索,不得不边走路边接电话、边吃饭边接电话、甚至蹲厕所也要忙着接电话。为此许多执行干警得了“手机恐惧症”,只要听到手机铃声就会莫名的焦燥,为了克制这种不安的心理,只能别出心裁地不停更换手机铃声。在这些响不停的电话中,如果对方是通情达理之人还好,如果是胡搅蛮缠的,那奥恼的心情更是可想而知,真恨不得将手机扔得远远的。就曾听到过几位同事报怨是谁发明了手机?

   常说做人要换位思考。我们每周一次的凌晨行动、五加一的工作常态,已经压得每位执行干警喘不过气来,超负荷的运转常常使我们夜晚失眠、情绪焦灼,年纪轻轻脸上就留下一个大大的“川”,如果剩那可怜的一点时间再随时随地听候你的“召唤”,你可曾考虑过我们的感受?上班期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为您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下班之后,我们也要回归家庭,担当起做儿子、做父亲、做丈夫的职责,家中也有老人需要照顾,也有孩子需要陪伴,更有为家辛勤操劳的妻子需要呵护,一屋不扫安能扫天下?所以请你谅解、换位理解一下我们心情,体谅一下我们苦衷。

   电话铃声响起,内心的纠结怎一个“难”字了得!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