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高聚:一位有温度 系民心 会思考的基层法官
作者:魏静  发布时间:2015-09-24 08:40:48 打印 字号: | |
  法律是神圣的,因为它彰显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官职业是神圣的,因为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法官的信任体现出来的,要赢得群众信任,只有严格执法,公正办案。有这样一位基层法官:脸上随时露着微笑,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制服显得格外精神。他就是我院孙园法庭庭长高聚,他用自己那独特的亲和力,恪尽法官职责,倾心为民,化解矛盾于无形之间,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不平凡的法官风采。

倾心为民

  孙园人民法庭:位于泗洪县孙园镇,辖孙园镇,城头乡,陈圩乡,临淮镇、半城镇、石集乡、洪泽湖农场。这是一片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的土地,同时也滋生一些养殖纠纷、土地流转纠纷等案件,由于这些案件利益主体多元、权属不清等问题,给办案带来很大困难。很多当事人过来,都是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调解现场气氛紧张。高聚说“没有解决不了的案件。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就是这样一位性格很温和,待人非常亲和的法官,时常提醒团队里的其他同事:对待当事人一定要做到推心置腹。作为一名基层法官,面对的是普通百姓,办理的多是传统民事纠纷案件,然而,“民事案件无小事”,因为每个案件的审理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会影响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也时常提醒自己要“善待每一位当事人,办好每一件案子”。

注重调解

    在工作中,高聚也有自己的办案特点:分清是非,中和考虑案件。力求调解,只要能够调解的案子决不轻易判决,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调解可能,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针对性做思想工作,做好利益平衡,不机械化处理案件。高聚以他的耐心和宽容之心,抱着对当事人的关爱和理解,化解了一起起纠纷,其所在的孙园法庭调撤率在80%左右。高聚说:民事案件大多是家长里短的纠纷,琐碎却又与社会稳定及百姓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多出一群怀疑法律的人。这就要求法官在调解工作中:首先要了解案情,明确当事人希望通过调解实现什么目的。然后他们根据纠纷案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解策略,既是对自己综合素质的一种测试或考验,也是决定调解是否成功的关键步骤。调解双方或调解多方从要达到的目标与利益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与互谅互让的态度,在沟通中了解,在竞争中协作,最终才能达成双方或多方满意的协议。这种结果是双赢的结果,更是和谐的结果。

法庭建设

  高庭长的温和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为让每一位当事人在可能仅有的一次司法体验中,感受到司法的阳光和温暖。同时在平常生活中,他还是一位温和的大家长,跟同事们打成一片,清晨在一同前往法庭的警车里,总是能听到他风趣的笑声,下班后的无聊时间,他总是会组织很多好玩、有趣的业余活动。同时,高庭长还非常注重法庭建设。2011年高聚刚被调到孙园法庭,当时宿舍楼前的小院里全是建筑垃圾。高聚看到这样的情形后,便与镇政府联系、协调,自己想办法拖了几十车土,并用挖土机集中清理建筑垃圾、平整土地,还找来粪便肥地,把这片地整理成一个菜园。经过高聚和其他同事的辛勤耕耘,如今这里随处可见长势喜人的蔬菜,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曾经满是建筑垃圾的荒地开始了华丽转身。这一片仅仅5分地的菜园,种植了萝卜、青菜、菠菜、韭菜、豆角等十几个品种,收获的蔬菜直接供应食堂,员工菜谱既健康,又丰富。高庭长说菜园建设不仅保护了环境,为大家营造良好的环境,而且丰富了法庭的菜篮子,同时节约了成本,最重要的一点:从播种、施肥、锄禾到收获,都是同事们一起做,这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通过这样的共同劳动,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