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小姑娘说,“我想有个家”
作者:季秀梅  发布时间:2015-07-10 16:25:55 打印 字号: | |
  原告李某(男)与被告杜某(女)原系夫妻关系,2001年原被告双方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后又在一起同居生活。于2004年2月25日生育一女李某某,因同居生活期间常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现原告李某诉至法院,要求女儿由其抚养,被告杜某每月支付子女抚养费800元。

  案件受理后,电话通知被告杜某到法院领取应诉材料,杜某告知我们,其在浙江慈溪市一工厂里打工。原告李某也在浙江慈溪市另一家工厂里打工,孩子在老家跟孩子的奶奶生活。我们告知杜某相关起诉的情况,杜某同意过一段时间回来和原告协商解决。

  2015年7月6日上午,原告李某和被告杜某带着孩子李某某到法院协商处理该纠纷。被告杜某脾气火暴,两句话没说完就对原告李某破口大骂,原告李某也不甘示弱。这种场面对我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法官开始做调解工作。

  从有利于孩子成才的角度,到有利于家庭和谐的稳定,原被告双方还是各执己见,认为都是对方的错,自己没有责任。鉴于这种情况,最后我们给原被告双方定了开庭时间并送达传票。鉴于双方的孩子已满十周岁,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见到孩子的第一眼,是个腼腆爱笑的小姑娘,现在重岗实验小学读四年级。对话开始,“平时是和谁一起生活的”,“一直是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去年爷爷生病去世了,现在是跟奶奶一起生活的”。“奶奶有多大的年龄”,“已经七十多岁了”。“跟奶奶住在哪里”,“老家的房子拆迁了,现在跟奶奶租住在一间小的偏房里”。“平时都是谁给你做饭洗衣服的”,“因为奶奶的腿不太好,只能做做饭,洗衣服都是我自己洗的”。“你爸爸妈妈平时常不常回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如果你爸爸妈妈分开了,你愿意跟谁一起生活”,孩子低着头咬着手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沉默了几分钟后,孩子小声的说“我不想他们分开”。我们不知该如何继续谈下去。

  因为在婚姻家庭审判单元,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大多数都是离婚案件、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等案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因此“留守儿童”也随之越来越多。这些“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他们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蒙上阴影。但是也有的孩子变更坚强和勇敢,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即便如此。

我们希望外出务工的父母在赚取经济来源的前提下,尽量多关心和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希望社会各界也能够多关心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责任编辑:许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