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拉幕者的选择
作者:耿辉  发布时间:2015-05-05 09:17:42 打印 字号: | |
  拉幕者的选择

--在泗洪法院青年法官五四演讲会上的发言

各位同仁: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在这里举办四十岁以下青年法官演讲比赛,学习弘扬邹碧华精神,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六周年。邹碧华同志毕业于北京大学,那里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我想他在大学时代一定深受五四精神的洗礼,生命中已融入五四精神的基因。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九十六年前,五四运动以爱国师生的满腔热血点燃了中华民族追求民主、科学,创新、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征程,用千千万万个生命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他们中有些人青史留名,更多的却是默默无闻。没有五四精神,没有先辈们的牺牲,国家不知道会衰败多久,民族不知道会忍辱多少年!

今天,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又掀起中华民族一场没有硝烟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同样需要从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形成新时代引领我们奋斗前进的伟大动力。

邹碧华同志所展现出来的迎难而上、不计毁誉、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就是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最佳演绎,为我们每个青年司法者树立了人生的灯塔和航标。法官当如邹碧华,这绝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我们每个青年法官的行动自觉。

前几天我们每一位院领导都撰写了学习邹碧华同志的文章,用文字交流了学习心得。今天我们将通过演讲比赛的方式,请我们青年法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加深大家对邹碧华精神的认知。

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建设的主力、中华振兴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于司法事业而言,四十岁以下的法官同样是作为司法基石的基层人民法院的中坚和未来。面对时代的使命和召唤,你们的选择,你们的作为,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

当前,正是司法改革的攻坚期、阵痛期,有人观望、有人动摇、有人灰心、有人逃避。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每一个司法者迫切需要从邹碧华同志的身上,对照查摆自己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汲取精神营养,点燃奋斗拼搏的时代激情。

青年人有热血、易冲动、善改变。毋庸讳言,五四运动九十六年来,在中华民族坎坷的发展道路上,也有无数纯真的热血青年曾被一些看似高尚的理想、说教、目标所裹挟和蒙蔽,作出无谓的牺牲与奉献,也因此让许多后来者产生了恐惧、怀疑、麻木和排斥。三十多年来,整个社会对物欲的过度追求,又将功利、自私和狭隘等不良基因重新激活。

诚然,违背人性、脱离实际的狂热理论与牺牲说教,都是反民主、反科学的,无论其披上何种华丽外衣,都与五四精神背道而驰,需要警惕和防范。同样,不谈国家、不谈民族、不谈理想,拒绝高尚、拒绝担当、拒绝奉献的所谓自我独立与灵魂自由,也是麻醉剂和精神毒品,只会令青年人丧失信仰、动摇信念、湮灭斗志、迷失方向。

缺失时代精神的青年无疑是可悲的,青年精神垮塌的国家和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从迷到悟有多远?往往就是一念之间!每个青年法官都必须警醒起来、振作起来!请记住你怎么样,法院便怎么样;你是什么,法治便是什么!不要为自己的退缩找理由,再大的困难都不能成为放弃担当的借口;也不要为自己的懦弱找台阶,责任的接力棒又能推卸给谁?

看!法治国家建设和司法改革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众声喧哗的剧场里,我们不是看客,也没有登上舞台中央,我们是大幕的开启者,掌心可以清晰感受到沉重大幕通过绳索压迫传来的疼痛。但这种疼痛无疑只是短暂的、也是无伤的,让我们更纠结和不甘的是,我们奋力拉开帷幕,却注定只能留在幕后,或者最多跑个龙套,永远当不了主角,既没有万众瞩目的荣耀,也享受不到掌声和鲜花,就连名字也不会有人记住。

那么现在就请给出你们的选择:是合力拉开大幕让好戏开场,还是半途放手把你那份压力抛给他人承受?!
责任编辑:许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