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我要去南京出差,本着低碳节约的原则,院里安排我和专门审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陈虎审判团队“拼车”,因为他们今天要去句容监狱开庭,“拼车”一天,让我感触颇深。
早晨6点,还淅淅沥沥的下着雨。
“干嘛这么早走啊!”半小时前艰难的从被窝钻出后胡乱梳洗一通后匆匆赶到单位南门的我,难免有些抱怨。
“我们得和句容监狱的作息一致啊!再说,到那就得四个小时左右呢!”书记员张锐解释道。
“这还是不堵车的情况下。”驾驶员朱其文笑着说。在路边买了几个包子,大伙在车上三两口解决后正式上路。
“陈庭长,这是什么案子,为什么要到监狱开庭啊?”吃饱了的我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好奇的问。“这个被告因为交通肇事罪已经被判刑,但是民事赔偿部分案件还未审理结束,因此我们要去监狱开庭。”一向沉默寡言的陈虎在说到案件时终于开口,但依旧惜字如金。
“要我说,这人活该!没有驾驶证,还敢酒后驾驶,关键是他开的车还是3000块钱买来的报废车,更过分的是竟然还超载,小轿车拉了六个人,这几个人还都是他的朋友,和他一起喝酒的!他就这样开车,然后撞上了非常无辜的拖拉机屁股后,一紧张急刹车又将车甩向护栏,自己没事,把后面的朋友给弄死了!”心直口快的书记员张锐接着说。
“真是活该!”
9点刚过,我准时到达报社门口,目送他们离开。顺利办完事才中午11点,便给驾驶员打了个电话。“朱师傅,你们那边开庭如何?”
“别提了,从南京到句容的路上尤其是出城那段,堵的一塌糊涂,我们刚到,监狱要下班,赶不上开庭了,我们正在监狱门口的小饭店吃点快餐,下午1点准时开庭。”
下午4点半,终于等到他们回来的车。
“感觉如何?”“我的手好酸!”书记员张锐晃了晃他的手。由于监狱不让用电脑,所以全程都是手工记录。两个多小时的庭审,一向以细心严谨闻名的陈虎和两个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一直开到狱方提出时间已到。
回程的路上,大家明显没有来时的活跃,一整天坐车的颠簸,中午没能休息加上下午高强度的开庭进程,让他们倦意深深。而我,只有时不时的陪驾驶员师傅说几句话,好让辛苦的他不会犯困。
直到晚上8点,终于看到收费站上硕大的“泗洪”二字,这时的我们都还没有吃饭。
“一起去找个面馆吃碗面再回家吧!”
得到的答案却出奇的一致:“我要回家,整天的不着家,家里人烧好饭冷了热,热了冷,一直在等着呢!走的时候家人还没醒,总不能回去了他们又睡了吧!”
“就是,我现在啊,就想回家喝我家老嫲子烧的大炉稀饭!”
看着车外飞逝而过的城市光影、车内满脸倦意的同事们,他们是这个社会和谐稳定最后的保障,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坚强后盾。这一整天的颠簸,800多里路,十几个小时的付出,高强度的庭审,这么多的付出,为的是什么?
不禁想到泗洪法院人出差在外的一幕幕,去无锡因大雾被堵在高速上四个多小时,夜里12点才回到家,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出去现场调查,不讲理的当事人将一同前去的评估机构小姑娘都骂哭了,他们却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不对当事人发脾气,他们总是说,老百姓心里有怨气,我们就多理解吧!面对少数投机取巧当事人的糖衣炮弹,他们总是会严厉拒绝,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理,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钱以及诱惑和一双双期待公平正义的眼睛比起来算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为的是公平正义。
其实答案也很复杂,如果一味的付出,得不到群众的理解,社会的支持,物质的保障,那么终有一天,法官们也会迷茫,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