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裴某起诉韩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眼看已经过了开庭时间,但被告迟迟没有来。案件上标注的只有1000多块钱,看着原告满是老茧的双手,心中不免对被告产生了怨气。为什么1000多块钱血汗钱都不给?强烈的正义感让我拿起了电话拨通被告的手机,电话那头的被告表示已到法庭外。
随后映入我眼帘的是被告一手拿着正在输液的杆子,另外一个手拿着准备要换的药水。经了解,被告仅是替包工头做饭的,在原告找包工头要工钱的时候,被告因太过信任包工头,遂在欠条上签了字。谁知包工头终是辜负了她的信任,一走了之。
被告说今天到法庭,就是要把这些话说清楚,输也要输得敞亮。随后,被告请求法庭给其10天时间,由她找包工头要钱,如果10天内要不回来,自己不会赖账,自己埋下的后果自己负责。
最终,对于这种情况,原告表示谅解。面对现在当事人容忍度越来越低,诚信度越来越差的情况,在无数次的利益与良心的“PK”中,利益胜了无数次。而今天的案件不仅传递了正能量,也是另一种信任的瓦解,不管10天后的结果如何,我们都要为被告的积极应诉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