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洪法人手记】指挥中心的一天
作者:王姗  发布时间:2015-03-04 14:23:40 打印 字号: | |
  今天,是我到法院工作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组团盖章”,因为春节前指挥中心的人几乎全忙于“室外工作”。

  2015年所有新收案件,除前面300多号的案件经“四查”后分到承办人手中之外,剩余600多件案件全部积压在指挥中心。填写邮寄单、发执行通知书、打财产报告令、写阅卷笔录,四查回来的相关材料要按顺序放入卷宗。这些看似轻松的事,一旦聚成了“山”,那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

  早晨刚一上班,全中心8人就在一起合计,如何把积压的这些案件“消灭”掉,最后约定今天大家尽量不要外出,分工作业。由刘桂林到一楼大厅先把邮寄单打出来,此时真心感谢编辑此程序的刘朝强,让邮寄单能像文书一样可以打印出来,否则800多个邮寄单若要靠手一一填发的话,估计手非累抽筋不可。 

  陈冬负责网上报银行查询,600多件案件同时报审批,估计许局要审批到手发麻、眼发花了。李帅伟则负责财产报告令和阅卷笔录的填写,然后再一份份打印出来,刘朝强同时也在另一办公室填发执行通知书,两台打印机一并使用,近4000份的材料打印,仅半天时间就把其中一台打印机的墨打光了,并且纸张也在不停地冒着白烟。

  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的黄月亚则躬着腰协助付玉清把“四查”回来的所有材料核对后一一放入卷宗内,以留备查。

  由于需要盖章的材料太多,我和杨政就把先打印出来的一部份材料拿到办公室去盖章,并且为了加快速度,我俩相互合作,一个负责翻纸,一个负责按印。右手盖累了,换左手,实在两手都累了,我们就相互调换一下。就在我们把近两千份的材料盖完后,陈冬和刘桂林又把剩余的材料拿来接着盖。用办公室高会计的话说,今天成了我们执行局专场,硬是把满满的一瓶印油用的只剩底部一点。终于用了近三个小时后,在我们四人组团下把这些材料全部盖上印章。虽然个个累得腰酸背痛、手臂发麻,但想想马上能把如山的卷宗“消灭”掉,心中还是感到些许安慰。

  就在我们四人准备离开办公室时,高会计接到了12345转来对指挥中心无人接电话的投诉。我们四人相互苦笑一下离开了,因为还要赶回去把这些材料一一放入邮寄单内。就在归途中,陈冬接到了当事人要求去带人的电话,而更好笑的是刘桂林接到的电话竟是当事人要求为其调换承办人。

  指挥中心虽没有办案任务,但几乎每一个案件都让我们付出了很多。如果说执行员与被执行人是面对面的真刀真枪,那我们指控中心就是这些被执行人的“幕后杀手”。经过“四查”暴露了被告人的所有信息,包括自然信息、财产信息;被执行人一旦被拉入黑色单,就如同把他们的身份烙上了特殊的标记,既享受不了高铁、飞机的快捷,也享受不了银行等靠信誉获得的权利;经过我们的冻结,他们所有的财产就已被“定格”,他们虽是主人,但已失去操控权。全中心8人,控制着12台电脑。我们分不清自己的工作范围,常常自嘲地说,法院最多的是一人AB岗,而我们指挥中心的每个人却从事着ABCD岗。就如同今天一样,我们就在扮演着多种角色。
责任编辑: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