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法院充分发挥岗位管理职能,在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和从紧束警的过程中,不断修炼“内功”,紧抓干警考核,提升干警司法能力,提高干警拒腐防变能力。2013年该院有6人全年结案超300件,其中1人年办案量多达447件,“领头羊”、副院长崔永峰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夯实根基” 从严治警
在努力奋进中,泗洪县法院已经步入64个年头。泗洪法院领导班子深深明白:抓好队伍管理才是万事起步的基础。“泗洪法院35岁以下的青年干警有67人,占全院正式干警一半,可以说泗洪法院这棵大树还很年轻,如果不经常修剪,再好的树苗也会长出旁枝。”院长耿辉深有感触地说。
为切实加强干警的教育管理,促进干警司法能力的提高,泗洪法院党组制定“两年打基础、三年创省优、五年争一流”的目标。2013年初,该院出台了《泗洪县人民法院岗位目标考核办法》,细化了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考核办法,为全院干警设置了“铁栅栏”和“方向标”。
该办法颁布后不久,该院又出台了《关于对部门负责人进行“激情指数”考核的规定》,根据部门负责人工作制度执行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创先争优情况等,考核结果分为澎湃型、活力型、进取型、温和型、低迷型,连续三次考核处于低迷型的部门负责人,应引咎辞职。
除了硬性指标外,泗洪法院还开展了多项长期性考核工作。以审判管理工作为例,该院先后开展4期青年法官裁判文书评查与通报、每月开展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季度开展庭审三同步提醒与通报,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能力提升。
在制度的保障下,泗洪法院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2013年,全院共有18位干警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在江苏省公报案例编报上也实现了零的突破。2013年全院收案10347件,同比上升9.48%;结案9812件,同比上升6.39%。
“养分灌溉” 从优待警
“我们法院没有食堂更没有宿舍,作为外地干警能找到租住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除了房租和饭钱,一个月下来工资所剩无几。”干警无意间的一句抱怨被耿辉深深记在心里。
“生活上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干警的工作情绪,院党组应为每位干警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为此,泗洪法院党组研究决定,在地下室“挖地三尺”给干警造了一个简易食堂,工作日提供早、中、晚三顿饭。压缩办公用房,腾出几间给外地籍单身干警解决住宿。
“院里为我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我们十分感动,工作起来也更加卖力!”江西籍干警周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民一庭书记员纪烨两年前因为送达不规范在全院大会上被通报批评过。现在的他,身份是该院交通巡回法庭的助理审判员,年办案件总量超400件的办案状元,在年度公务员民主考核测评大会上,被该院干警一致推选为优秀公务员。
为克服法院内部管理行政化和审判管理机关化对法官主体地位的不利影响,该院还出台了《保障法官主体地位实施意见》,以突出法官主体地位。在全市法院率先探索对审判权内部运行机制进行改革,采取审判骨干+初任法官+见习法官+书记员的模式,整合审判资源,共组建包括立案审查、民商、刑事、行政案件审理在内的11个审判团会和5个执行团队。在季度考中将单元审判长比照副庭长待遇来落实奖励。
该院还出台措施为参加学历教育的法官报销学习费用,提供差旅补助,每年为法官提供五百元的法律书籍基金。
从2013年初,泗洪法院就开办了青年干警业务学校,将35周岁以下的干警编入学校,每周坚持学习。截至目前,共学习了60余次,在青年干警大测试中,无一人因不及格而补考。据统计,该院2013年有11人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为该院打下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松土防虫” 从紧束警
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是泗洪法院完善日常廉政机制的一项内容。2014年,泗洪法院各部门负责人向该院院长递交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作出承诺,严格约束自身和部门干警,永葆廉洁本色。
除了努力提高干警廉洁司法意识外,该院还注重干警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交流心得体会,警醒干警牢记司法底线,提高干警尤其是青年干警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防腐拒变的决心。
“作为泗洪法院的一位干警,尤其是一名法官,不允许出入按摩房、桑拿房等敏感场所,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是这项铁的规定,必须要遵守。”该院纪检组长卞小军告诉记者。
为防止干警脱离群众,贪图享乐,泗洪法院深入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帮扶困难群众。耿辉带领干警多次到挂钩扶贫点下乡慰问,干警们也自发捐钱捐物,为群众送去生活用品和法律书籍。2013年末,该院为贫困群众落实了扶贫款5万余元,捐赠衣物600余件。
“为民司法就要凸显为民意识,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工作的出发点,让人民群众在每一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忠于事实和法律,排除干扰,坚决惩治腐败现象。”耿辉在2014年度工作部署大会上这样告诫每一位干警。
2013年,该院主动“剜疮”,对四位因工作失误的干警给予警告处分,但是没有一位干警因为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而受到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