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蒋丽蓉 平凡中成就伟大
  发布时间:2014-10-10 15:14:42 打印 字号: | |
  1985年8月20日,刚满19周岁的蒋丽蓉来到了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法院工作,29年过去了,泗洪法院几经易址,但是蒋丽蓉还是能清晰地描绘出她第一天工作的情景,她的一颗初心也从未改变。在同龄人中间她清素若九秋之菊,在诉讼若疾风的法院她诠释了“沙漠”之美。

  来的偶然却坚定

  19岁那年,尽管已经通过了大学预考,但是年轻稚嫩的蒋丽蓉还未出过泗洪县城,当时摆在她面前有工商、税务、法院等几家单位,涉世未深的她因为二姐的一句“在法院能把人教好”,便来到了泗洪法院工作。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蒋丽蓉只有84斤,院领导把她安排在办公室工作打字,简单地培训了三个月后,蒋丽蓉正式上岗了,负责全院所有的裁判文书、送达回证、受理案件通知书等文书的打印、装订。瘦小的她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上班期间完成不了就下班加班加点,“每次回家,手上和脸上都会被油墨弄得像个大花猫”,说起自己的那段青葱岁月,蒋丽蓉依旧十分回味和留恋。

  1989年2月,蒋丽蓉来到了可以称之为“诉讼沙漠”的民一庭,像每个沙漠中的行者一样,蒋丽蓉走得不容易但是从来没有摔过跟头,或许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步伐正好书写了她零投诉的成绩。就像牢牢扎根在沙漠中的红柳一样,蒋丽蓉在民一庭,一干就是19年。在民一庭处理案件时,蒋丽蓉没有多响亮的声调和口号,用红柳般的坚韧,把根系往泥土里扎,遍地生根、开花、结果。

  “蒋法官,你判决的时候,没有把储藏室给我处理……”,拿着判决书的原告用质问的语气问道,“你原先起诉状上并没有提到储藏室这一事,在诉讼过程中你也没有提出过,所以判决书上就没有列明,但是你可以就储藏室的归属再次起诉”。五分钟后,急躁的原告开始缓和下来,蒋丽蓉还提醒原告好好的和被告商量,防止被告耍花样。

  每天,蒋丽蓉多的是解答不完的疑惑,但是少的是当事人的矛盾。

  “没有人是来法院找麻烦的”

  2008年,蒋丽蓉从民一庭到立案庭工作,面对当事人急迫的心情和渴望的眼神,蒋丽蓉总是耐心的解答,几乎没有和当事人红过脸。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温度降低,遗留的逾期交房、逾期办证、面积短少等问题开始出现,当事人从一开始的三两个到鱼贯而入来院起诉,这让身处“诉讼风暴”前沿的立案庭遭受着重大的考验,面对批量案件不能立刻立案的窘况,蒋丽蓉总是客气的用她的独有方法解决,“量太大,立案庭人手少,一直在和开发商联系,请耐心等待,支持一下我们的工作”,蒋丽蓉浅浅的微笑和谦逊的语调,总能争取到当事人的理解。

  “不管当事人怎么横,总有说停下来的时候,你不要插嘴,听完整了就能明白当事人的想法,没有人事来法院找麻烦的”,遇到年轻干警不耐烦的时候,蒋丽蓉总是这样开导他们。“蒋丽蓉调解室”和“蒋阿姨”的口碑也在当事人和法院干警的心中建立起来。

  张老太和他儿子的土地补偿款纠纷,是在蒋丽蓉手里处理的,拿到钱的张老太居然要求让蒋丽蓉保管她那来之不易的一万多元,蒋丽蓉好说歹说,才让张老太同意把钱存在银行,再找来张老太的女婿和儿子,把情况和她儿子说清楚后,将存折交给张老太的女婿保管。不难看出,蒋丽蓉耐心的背后还有她细致的工作方法。

  当事人叫好才是真的好

  今年,院里绕开征求蒋丽蓉的意见,提请县委任命了蒋丽蓉为立案庭副庭长,以往在征求意见环节上,蒋丽蓉就坚决不同意院里提拔自己。

“自从我来到法院,几乎每年都有荣誉,这些都是自己该做好的,不值得奖励,我唯一在意的是当事人怎么评价我的”,蒋丽蓉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法官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好口碑,那么天大的荣誉也是虚的”,对此,她总是劝诫立案庭的年轻干警。

  今年,立案庭年轻干警相继到业务部门办案,面对业务尚未熟练的新干警,蒋丽蓉也总是耐心的解答,没有架子,没有不耐烦,从业务知识到人生道理,她都诲人不倦。

  除了当时人的好口碑,洁身自好也是蒋丽蓉最看重的东西,一位已经退休的纪检监察领导,谈到蒋丽蓉,总说“告谁我都相信,但是唯独告蒋丽蓉我不相信”。蒋丽蓉从不让当事人进自己的家门,遇到当事人送购物卡、钱,她都用快递给当事人寄回去。这也保持了蒋丽蓉多年来信访投诉的零记录。

  女法官绕不开的话题,几乎永远是家庭和孩子,蒋丽蓉说家庭和工作并不冲突,上班的时候全心全意的把工作做好,不要拖了今天饶明天,在家的时候也要拿出工作的劲儿,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蒋丽蓉说她要感谢法院高强度的工作,造就了她的孩子独立坚毅的性格。
责任编辑: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