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小崔”“崔法官”“崔主任”,再到现在的“崔副院长”,1996年到泗洪法院工作的崔永峰,身份经历了四重转变。在这17年间,他在学习中不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探索,因为人简单正直深受干警们的喜爱,也因工作努力上进受到上级法院和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2010年他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2013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攻坚克难 事必躬亲
作为分管院长,不管是在人员管理还是案件质量上,崔永峰可谓事必躬亲,无论是民商事还是刑事,审判运行势头强劲,结案总量、服判息诉率等各项指标不断优化。
2011年,泗洪县非法集资案件爆发,大量非法集资类案件涌入法院,崔永峰代表法院主动牵头县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等多家政法机关,紧扣非法集资案件的侦察、涉及的罪名、团伙的组织形式、打击的范围、证据收集、赃款的追缴、稳定群众情绪等十几个大要素,集中打击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吸收公众存款案件87件,集资诈骗案件6件,其中一件被省法院公布为全省十大非法集资案件。
在他分管民二庭期间,江苏中正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经营陷入困境,公司资产负债达10亿元,现有资产约9亿元,债权人300余人。崔永峰制订工作方案,领导民二庭干警,指挥重整工作稳步推进,指导管理人提出重整方案、并及时召开债权人会议时,以绝对优势通过重整方案,裁决公司重整。目前重整方案进展顺利,公司正常经营,维护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求知若渴 探索不止
崔永峰的办公室永远被绿植、墨香、书卷点缀围绕。在他的桌面上看到诸如法理学、哲学、文学等书籍,他的办公室被很多青年干警比喻为“迷你图书馆”。读书和做读书笔记是崔永峰业余时间两大必做事项,每读完一本书他都要做一本读书笔记,他总是说学习是他的终生事业。(下转D版)
每次给青年干警开会的时候,他总是会循循善诱地劝导青年干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开阔眼界。他讲话的时候,从法律格言到神话故事,再到老庄哲学,虽没有响亮的声调和尖锐的言辞,但是总能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让干警们深受启发。而他也因此获得了院“最强大脑”的美誉。
记者了解到,迄今为止,崔永峰已经阅览了将近200本法学书籍,他给自己列了一串已读书目名单,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萨维尼的《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这些连刚毕业的年轻干警可能都没有看过的法学著作,他在写文章的时候早已经信手拈来。在学习的道路上他是一位求知若渴的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成功考取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并顺利取得学位。
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
工作中的崔永峰,喜欢思考,也喜欢动笔,2011年他承担省院审判经验总结项目《“抓两头促中间”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和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关于“法企文化”共建的调研》,均顺利通过省法院的验收。目前,他已经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为了严把审判质量“生命线”,他亲自编写了《警示与反思》,剖析在日常审判工作中司法差错案例,并通过案例点出审判人员需要注意的司法行为规范和法官职业道德。崔永峰在培养年轻法官方面总是不遗余力,他多次担任该院青年干警业余学校的讲师,为年轻法官们讲授业务知识,培养业务技能。
近日,泗洪法院出台了《院、庭长办案规定》,明确了院、庭长每月的办案任务数。《规定》下发后不久,崔永峰就率先垂范,开示范庭、撰写裁判文书和公报案例,在他的带领下,各院、庭长争先恐后办理各类疑难案件,向年轻法官传授审判经验、审判技巧和庭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