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泗洪法院发现当事人伪造证据、捏造事实、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在诉讼过程中存在隐瞒事实、作虚假陈述、提供虚假证人证言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多发,为强化诚信诉讼原则的有效落实,该院相继出台五项举措,力促当事人诚信诉讼。
出台《关于防范和治理虚假诉讼的规定》。《规定》明确虚假诉讼类型及特征,规定了立案部门设立防范虚假诉讼的警示机制,实行最严格的审查甄别措施;强化了审判、执行机关联合查处、上报虚假诉讼的办法。
发放《防范虚假民事诉讼提示书》。《提示书》告知了当事人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明确了协助虚假诉讼的律师、法律工作者及案外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了举报虚假诉讼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办法。
建立健全虚假诉讼新闻发布会机制。邀请省内外十余家新闻媒体,定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通告该院查处虚假诉讼工作举措及查处案件情况,借助新闻宣传形成全社会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联合态势。
细化“八大”虚假诉讼甄别措施。出台“查源头、查流向、查隐藏利息”等八大虚假诉讼甄别措施,强化审查力度,查明民间借贷案件的借口本金、资金来源、资金流向、隐含利息、借款用途等事实。
发放《诉讼参加人诚信诉讼保证书》。《保证书》明确了诉讼参加人隐瞒事实、伪造证据或虚假陈述等行为应承担的训诫、罚款或拘留的法律后果,引导当事人诚实守信参加诉讼,促进诚信社会的构建。
强化虚假诉讼参与人的惩处力度。该院严格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查证属实的虚假诉讼参与人,采取司法拘留、罚款等司法惩处措施。自该院打击虚假诉讼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甄别查处虚假诉讼案件9件,在查涉嫌虚假诉讼4件,采取司法拘留4人次,罚款3人次,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