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洪法院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创省优、五年争一流”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采取多项措施着力提升青年干警司法能力,目前该院学习机制稳步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
延伸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将(见习、助理)法官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范围,每周一晚坚持集中学习,其间有最新的法律法规速递,更有类型案件的深度剖析与审判思路总结,有资深法官的言传身教,更有年轻干警的创造性分析,学习形式多样,气氛热烈。
与高校联合开办干警业务能力提高培训班。与苏州大学联合开办的泗洪法院干警业务能力提高班于今年年初正式开班,第一期学员已经完满完成培训学业。培训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安排精品课程,干警分批次前往苏州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全日制”封闭式学习,学期结束安排考核,培训考核合格者由苏州大学颁发结业证书。专业化的培训使干警能够全面了解学术理论的前沿动态,同时也较好了满足干警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相结合的迫切需求。
开办年轻干警业务学校。将35周岁以下干警编入年轻干警业务学校,每周坚持学习,去年来共学习60余次。今年5月,为更好的发挥青年干警业余学校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将青年干警业余学校学习班调整为审判执行班与综合班。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并形成学习报告,安排资深法官任班主任进行跟班指导。
实施民事案件专业化审判。成立民间借贷、建设施工合同、劳动争议、机动车责任事故等四个专业合议庭,采用“1+2+1”或“1+3+1”人员优化配置制,即一名审判长、二至三名(见习)助理审判员、一名书记员的人员配置模式组成各专业合议庭,在集中审理各类案件的同时,构建(见习)助理法官实践平台,突出强化对青年法官的指导和培养,使青年法官在实战中历练,在实践中较快成长。
完善初任法官和见习法官培养机制。明确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第一指导老师,强化跟踪指导,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克服缺点不足。全体院领导从去年9月份开始,每月各抽查初任法官和见习法官一本卷宗,评查其审判业务水平,采取当面交流反馈的方式,指出评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其实践和理论上的指导。聘任省高院10名审判长、市中院12名副庭长作为青年法官的指导老师,采取定向性、导师制、长时间、系统性培养,加快年轻法官的成长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