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辖区非法资金问题爆发,大量民间借贷纠纷涌入法院,婚姻家庭、合同类、房地产群体性纠纷等其他民事案件也呈现数量多,标的大趋势。 2013年1-5月,我院民事审判庭新收案件2941件,涉案标的达2.82亿元。为进一步有效提升民事法官的司法裁判能力,确保司法的公正和高效,我院采取多项举措,着力提升审判质效。今年1-5月民事案件结收案比为87.03%,同比上升5.25%。
实施专业化审判。针对民事纠纷高发以及案件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我院成立民间借贷、交通事故赔偿、劳动争议、建设工程案件等四个专业合议庭,按照一名审判长、二至三名(见习)助理审判员、一名书记员的人员配置模式组成各专业合议庭,专门负责某一类案件审理,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审判质效。今年1-4月,一审民事案件上诉被发改率为0.23%,同比下降0.11%,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7.1%。
建立诉调对接专业化平台。专设交通事故法庭进驻该县交警大队,安排交通事故审判合议庭定点办公,现场进行事故认定书讲解,法律释明,诉讼引导和立案审查工作,并统一审理全县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今年以来已受理案件416件;成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强化与工会、人社局的沟通协调,先后诉前合力处理劳动争议283起。
改革创新诉前化解机制。为积极应对房地产群体性纠纷,创新建立约谈开发商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已诉外化解房地产纠纷50余件;为进一步发挥司法协理员制度优势,提升司法协理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出台《司法协理员考核奖励办法》,将司法协理机制延伸到送达、执行等审执各个环节。
突出强化法官司法能力培养。成立年轻干警业务学校,将干警编入审判执行班与综合班,每周坚持学习。建立青年干警导师制度,聘任中院、省院22名法官为年轻干警导师。与苏州大学联合开办干警业务能力提高培训班,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安排精品课程,干警分批次前往苏州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全日制”封闭式学习。完善初任法官和见习法官培养机制。明确指导老师,强化跟踪指导。组织评查青年法官裁判文书,开展庭审考核活动,组织青年法官观摩庭审。
深化司法为民工作。改造诉讼服务大厅,为当事人诉讼提供便利条件。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农民工劳动报酬追索力度,追偿劳动报酬263万余元。开展司法救助,依法减、免诉讼费50余万元。开展巡回审判756场次,以案说法,宣传诚信、守法意识。